外国语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形成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分类培养、校内校外融合、全员育人”的“4+1”五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三心、三能、三精神”的高素质外语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人才强院,科教研兴院的发展战略和“忠诚担当,融通创新”的学院精神,注重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对外合作交流、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外语类人才。现已成为内江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稳实、专业设置合理、科研教研突出、对外交流合作颇多的学院之一。
一、历史沿革
外国语学院其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外语科。2000年3月在原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和原内江教育学院(含于1998年先期并入的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外语系合并组建升本后的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2008年更名为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主要开设外国语言文学类所属的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泰语专业三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计1125人。教学语言包括英语、泰语、日语、法语、韩语等。
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英语专业是校级一流建设专业。
英语专业以教师教育为主,主要培养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的中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含按照国家计划单独招生的公费师范生(以当年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为准),不参与专业分流。
英语专业已于2023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
翻译专业培养翻译实践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在文化交流、科技、经贸、影视等领域从事口笔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泰语专业培养掌握泰语语言、熟悉对外经贸相关法律、法规,从事旅游文化、外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复合型泰语人才。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常聘英语及泰语外教6人,客座教授4人。中学兼职教师8人,行业导师3人。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承担着英语、翻译、泰语三个专业和全校大学外语教学任务。
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
各专业师资队伍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教研成果丰硕,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保障。生师比低于16:1。
四、设施设备
现有9个公共语言实验室,面积约1500平方米,拥有视听座位1000余个。学院建有现代化的英语专业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商务英语实训室、泰语专业数字实验室。学院资料室现有15000多册图书资料,5000多盘视听资料,外语类报纸、期刊30余种。学校图书馆拥有外语类图书资料14万余册、电子图书8万余部,各种数据库、资源库、学习库、语料库、平台15种。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所。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完全满足专业外语和大学外语教师教学教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五、科研教研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政策、组织、经费及人员保障,大力鼓励教师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改项目6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20余部,主编专业教材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学院建设有“综合英语”和“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精品在线课程、“高级英语”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商务综合英语”、“英汉互译”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校级线上、线下及混合式课程。
六、育人成果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院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与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流项目,从2015年到2024年,有240余人次赴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交流学习和带薪实习。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志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参加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欧洽会内江专场推介会、海外高端人才内江行、西博会等一对一志愿服务、接待和翻译服务工作。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暑期“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美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和劳动精神。每年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贵州、四川的边远山区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或者基层进行见习,增强对自己专业水平的认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收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四川日报》、《毕节日报》等媒体曾大力宣传。
学生李代春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候选人;2020级李淼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当选团十九大代表。
学生积极参与“双创”工作,近年来我院学生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20人次获得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资格证。
500余人次获得英语类证书(翻译CATTI证书、高级国际商务秘书、国际贸易跟单员、商务英语翻译证书等)。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考研率和考研录取率一年高过一年。2018年-2023年考取研究生分别为41人,36人,42人,43人,46人,44人。除考取传统的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外,还有考取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工科类大学、财经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此外还有学生被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境)外名校录取。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措强化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导师团队,精心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及专业技能大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四川省教师技能大赛、田家炳师范技能大赛、全国华文杯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近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获奖1300余人次。其中获国际英语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组织奖3次,罗巧丽同学在第八届国际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三等奖。赵洪同学在第九届国际电视大赛中荣获四川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欧若兰同学在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笔译一等奖,林倩倩荣获口译三等奖。赵璐平同学在第二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进入全国前10%,被美利坚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获得2000美元的奖学金。2017级高鹏宇和刘耀璘同学在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二等奖。
七、未来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院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扬“厚德励学、语通世界”的院训、“忠诚担当、融通创新”的学院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办学实力与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层次和服务地方能力。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等,夯实学院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在“十四五”末期,强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在办学层次上,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区域性一流的师范本科专业,培养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4、在专业发展上,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以英语教师教育为核心,坚持内涵式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积极探究和实施“语言+”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5、在服务社会上,立足四川,服务西南,辐射全国,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024年4月)